在家居、装饰行业部分企业相继宣布涨价后,扛不住成本压力的公牛集团,也于年初上调产品价格。
近日,公牛集团向经销商们发布了《关于墙开部分系列价格调整的通知》。《通知》显示,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公牛集团决定对部分系列进行价格调整。
据了解,公牛此次价格调整时间自2022年1月7日起新价格正式生效,原价格截单时间为2022年1月6日12:00(单到款到),价格调整区域为全国区域(含电商)。
在大宗商品持续涨价的背景下,公牛集团在去年就上调过一次价格。2021年5月,公牛集团宣布:“为缓解物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公司决定自5月13日起调整各系列开关、LED产品、智能产品等的价格。”
目前扛不住成本压力的公牛集团,又于年初上调产品价格。就装饰行业来说,涨价在业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LED照明灯饰电工行业出现多次涨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公牛集团、大峡谷照明、士兰微、洲明科技、GECurrent等照企相继宣布涨价。
2022年,行业再掀“涨价潮”。
西门子将于2022年1月1日对VDI box、致奕、灵韵、通用、阻尼地插、皓睿、地插、致琦等24个产品系列进行价格调整,涨幅约为3%-5%。
西蒙电气(Simon)也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大部分产品ERP价上调5%—10%,且取消DO渠道2%年返。
西顿照明也发布通知显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对照明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整体涨幅为3-5%。商照产品、家装产品,以及工业公建产涨幅皆约为3-5%。
不仅仅是外国品牌,自2021年12月起,国内不少照明也相继宣布涨价。包括佛山照明、企一集团、欧瑞博等多家照企。这些照企的涨价通知均在2022年1月1日起生效,涨幅均在3%—10%之间不等。
对于涨价的原因,绝大多数企业都归因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过去一年,照明行业原材料确实出现了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铜价从去年年初每吨3.6万元涨到现在的每吨7万多元,2021年价创十年新高,铝价亦是如此,去年12月底以来,全球铝价一路走高。其他原辅材料如塑料ABS、PC、PVC等价格也处于高位附近。
其中PC材料在较宽的温、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而恒定的电绝缘性,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再加上优异的抗冲击性、良好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使聚碳酸酯及其合金材料成为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理想材料。针对电子电气领域的应用特点。通常需要对聚碳酸酯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阻燃、增韧、增强、填充、耐候以及合金化改性(PC/ABS、PC/ASA、PC/PBT、PC/PET、PC/TPU 等) ,以满足电子电气产品的特殊应用需求。
国内市场上应用于电子电气领域的聚碳酸酯树脂在 70 万吨/年以上,大量的聚碳酸酯树脂及其改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外壳、机体、支架等部件。
而晶圆代工方面,继台积电调涨2022年晶圆代工价格10-20%后,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等晶圆代工厂已陆续通知客户将在2022年第一季再度调涨晶圆代工价格,估将续涨8%-10%,部分热门制程涨幅则超过1成,2022年晶圆代工价格或将全面调涨。
芯片方面,多家半导体大厂发布了涨价通知,
瑞萨电子:2022年1月全线调涨10%瑞萨电子此前宣布,2022年1月1日起全线产品价格调涨10%,其中就包括了瑞萨新收购的Dialog 产品。涨价原因主要是前端(晶圆)、后端、测试和封装以及原材料的产能限制,导致供应商大幅增加了成本。
东芝:因原材料、物流和其他供应链的价格不断上涨,公司自盈利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东芝自身已无法消化成本,故决定2022年对部分产品进行调涨。
Melexis、泰科电子等大厂也纷纷上调了相关产品的售价。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各类原材料涨幅较大,导致照明企业也跟着涨价,此次涨价潮对于中小企业影响较大,尤其,在成本管控方面,不具备供应链优势的中小企业或面临更大的成本消化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1月以来,行业已出现部分企业“停止接单”的现象。包括华艺照明、冠华照明、尔漫照明、雷尼司、想天照明、马斯登照明、宝辉集团、爱施华灯饰等超30家照明灯饰企业已率先发布停止接单通知。
除了因为“接近年底”外,“停止接单”的原因还与采购成本上扬、疫情反复以及物流成本等因素有关。不难看出,去年至今,原材料涨价对行业已经造成一定冲击。
包括已取得领先地位的公牛集团。自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来,公牛集团先是业绩增长出现乏力,之后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在2021年三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迹象。
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公牛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90.65亿元、100.4亿元、100.51亿元,同比增长约25%、11%、0.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7亿元、23.04亿元、23.13亿元,同比增长约30.45%、37.38%、0.42%。
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公牛集团使用“套期保值”措施,但成效并不显著。
据公牛集团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牛集团虽然营收、净利润双双上涨,但毛利率却连续两年同比下滑,由2019年上半年的40.29%,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37.48%。
同时,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公牛集团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1.93亿元,同比增长5.0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85亿元,同比下降1.3%,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除了产品涨价外,公牛集团还在上海设立了第二总部。
日前,公牛集团签约落户上海青浦赵巷镇,这是公牛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走出宁波慈溪,在外设立第二总部。
公牛集团创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公司早年以转换器业务起家,随后业务延展至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等领域。2020年,公牛正式迈入A股市场,于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悉,公牛集团的上海总部定位于未来千人规模的研发总部、产品和品牌展示中心,同时肩负吸引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对外交流联系等重要职能。
公牛集团表示,未来5-10年,上海总部将会成为驱动公牛新增长的又一强劲引擎,也将成为公牛集团立足长三角、走向国际的新起点。
2022年,对于不少照明企业来说,依旧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原料价格持续上涨,意味着企业利润将受到挤压。因此,如何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稳定价格成为不少照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